2010.04.21藍綠立委在立法院大打一架
2010.04.26藍綠立委在立法院再打一架
打甚麼?為了陸生來台相關的「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這條文可不是像報紙寫的,只牽涉到中國學生到台灣就學,台灣大學招收中國學生的問題而已。以後它衍生的問題,不是您我所能承受得了的。
事實上教育部早在三月一日在行政院公報資訊網,發布台高(一)字第○九九○○二四七九七B號公告,預告訂定「大陸地區學生來臺就學及停留辦法」,指法源是「依據九十九年三月一日修正公布」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項、大學法第二十五條及專科學校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但實際上目前後面兩項法案就是目前在立法院內政、教育委員會待審,大打出手的法案,修法草案連初審都未通過,教育部已經公告要執行了。後來教育部的解釋為承辦人員打字打錯了,可是您相信嗎?相對的中國媒體近日大幅報導,宣揚台灣七十三所高等院校首次集體登陸、在中國大規模招收陸生赴台學習,今年秋季就將有二千名陸生前往台灣的大學就讀。問題在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目前我們是不承認中國的高中與大學學歷,要招收中國大學生,不就代表我們要承認中國的高中學歷嗎?另外教育部的規劃是:
1. 採認對岸「985工程」名單38校,另加中央音樂、美術學院和北京體大,共41校
2. 部分領域學歷擬溯及既往,年限未定,醫事及師培領域概不採認
3. 來台讀碩博士班的陸生,限對岸被採認的41校學生
4. 陸生名額採外加,每校陸生招生數最高不逾全校招生數2%
5. 陸生來台短期進修,學分費為私校學分費1.5倍,攻讀學位學雜費,不得低於私校收費最低額
6. 大專院校可組招聯會赴對岸招生
前兩項是學歷認證,後三項是招生內容,第三項是包括學歷認證及招生內容。另外教育部表示,關於大陸學生來臺,將採取「三限六不」的規範,也就是限校、限量及限領域,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以及不允許在校外打工、不可考執照、畢業後不可繼續留在臺灣就業等措施,因此,對臺灣學生的衝擊不大。問題是教育部講的您相信嗎?為什麼鄭瑞城擔任教育部長時不敢強行推動這個法案,換了吳清基就要強行推動呢?而且您相信開放中國學生到台灣讀大學可以挽救私校招生不足的問題?可以讓台灣更與世界接軌嗎?這些是狗屁不通的說法,現在招不到學生的私校中國學生會想去唸嗎?私校的問題其實是當初產業政策留下來的後遺症,當初李國鼎規劃要推動IT產業時,他認為需要增加高階技術人才的培養,因而增加高等教育的容量,因此一些五專、三專慢慢升格為技術學院,再進一步升格為大學。問題是這種規劃沒想到人類在先天條件的正常分佈,人類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20%的人能做到的事無法說用教育就讓50%的人都能做到。譬如說您將今天台灣職棒的所有投手們全部抓來特訓,他們都會變成王建民或郭泓志嗎?所以台灣今天才會變成大學高中化,研究所大學化。不去解決基本的問題,要靠中國學生來苟延殘喘是不可能的事。而國際化方面台灣早就到處是世界各國來的學生,不信您晚上到一些夜店看一看,雖然這些可能是念中文的比較多罷了。不過像台大、成大、清華、交大、中研院等還是有不少世界各國的研究生與博士後研究員在學習著。
比較可怕的是您相信醫事及師培領域的學歷不會被承認嗎?只要像馬英九一樣拳頭握起來,立法院再打幾架不就通過了嗎?台灣醫學系的招生名額每年在1,300名左右,現在雖然說很多醫院或一些科別招不到住院醫師,但這些是因為各專科訓練容額 (為了品質,比較先進國家都有此規定) 的限制,以及健保給付以及醫療風險造成的扭曲。實際上醫師不是不夠的,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醫學系畢業生,在受完住院醫師甚至次專科醫師訓練後,沒有辦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每年 1,300名已經是幾乎無法負荷的量了。而現在據統計在中國接受醫學教育的台灣生約有7,000名,為前一陣子引起軒然大波的波蘭醫學生的十幾倍。甚至中國有些醫學院還開台灣專班,專收在台灣考不上醫學系的學生。目前衛生署在推動的病歷中文化一事,表面上說是為了病患權益,私底下更重要的目的應該是要將台灣的醫學教育與中國接軌,因為全世界只有中國的病歷是用中文書寫的,將台灣的醫學鎖進中國,而與世界脫軌。因為英文病歷幾乎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拿到哪一國都有人看得懂,而主要的醫學文獻與期刊也都是英文的。您看我們中研院生醫領域的院士哪一位的主要論文不是用英文寫的?台灣的醫學教育還是不錯的,今天已經有新加坡 (國民所得快要到台灣的兩倍了)來洽談要台灣的畢業生到新加坡行醫。這一仗不打,我們可以預見,十年後台灣的醫學系畢業生好的都到國外去了,留在台灣的只能配戴 MIT的產地認證標章與中國畢業生競爭,那麼生病的人怎麼辦?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