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09

狂牛症,狂?症



(? 可填一動物)


何謂狂牛症
狂牛症 (mad cow disease),是由傳染因子引起的牛的一種進行性神經系統的傳染性疾病。學名上稱為牛腦海綿狀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該病的主要特徵是牛腦發生海綿狀病變,並伴隨大腦功能退化,臨床表現為神經錯亂、運動失調、痴呆和死亡。在人類來講相對的疾病稱為庫茲菲德-雅各氏症,簡稱庫雅氏症或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另一種與CJD相似症狀的骷髏症(Kuru),最早在1950年發現於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部落,該部落有攝食死亡親戚的腦部和其他組織的習慣。其症狀為患者的腦部組織會產生空洞、海綿化,並導致腦部退化、肌肉失去協調和痴呆的症狀產生,然後死亡。在澳洲政府禁止食人行為後,骷髏症也就消失了。
CJD依來源與病因可分為四型:
1. 散發型 (sporadic) CJD: 最早在1920年代由Creutzfeldt 與 Jakob所描述,它的病因不明,發生率約在一百萬人中有一人左右。主要發病年齡為50幾歲,臨床表現為快速進行(約6個月)之失智 (dementia),80-90%的CJD是這一型。
2. 家族型 (familial) CJD: 為遺傳得來,遺傳方式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 (autosomal dominant),比起散發型 CJD疾病進展比較慢。約占10-15%之CJD,較常發生在智利人與利比亞之猶太人。
3. 醫源型 (iatrogenic) CJD: 由醫療過程中受到病源之感染,如輸血或使用人類生長賀爾蒙之治療。
4. 變異型 (variant) CJD: 一般相信是由於接觸到BSE汙染的牛製品食物所引起的,通常得病的是年輕人,平均的死亡年齡為28歲。在1996年3月20日,英國政府承認英國確有出現狂牛症病例,而且證實有人類得到「感染性海綿狀腦病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又稱為變異型庫賈氏症( variant CJD,vCJD)。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狂牛症。

文獻上有記錄第一隻發病的牛發生在1984年的英國,第二年實驗室的檢驗才確認有BSE這種疾病,而英國農業部到1986年11月才承認有BSE的存在。十年後第一個人類病例也在英國出現,而BSE 與vCJD會隨著國際間的貿易狀況,如牛隻、牛肉、牛骨粉,血液與血製品,製藥業、生技產品等來擴散(圖為WHO網站的cartoon)。



人類的狂牛症的病例


人類的狂牛症 (變異型庫賈氏症, vCJD),目前最完整的統計中心為設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National CJD Surveillance Unit (NCJDSU)( http://www.cjd.ed.ac.uk/),截至2009年10月全世界的病例統計如下表:





†美國的第三例為在沙烏地阿拉伯出生及生長, 2005年底才搬到美國,有可能是孩提時期在沙烏地阿拉伯感染。
*日本的病例在1980-1996期間曾在英國住了24天。
#共有四例,不過一例非死於vCJD,且解剖時雖在脾臟及頸部淋巴腺發現有不正常的prion蛋白,不過腦部沒有,所以不列入。
統計已經兩百多人發病,問題在於CJD的症狀與阿茲海默症非常類似,而此病在很多國家,包括美國,都未被列為需通報的疾病,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病人可能會被忽略掉有vCJD的可能,因此實際的病例數恐怕會更高。而且prion疾病的潛伏期有時長達十年以上,恐怕有很多人類與動物被感染到目前都還未發病,甚至有些到死亡時也還未發病。




狂牛症的病因


狂牛症與其他傳染病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其病原體並非常見的細菌或病毒,而是稱為prion的蛋白質(中文翻譯為「朊毒體」、「普里昂蛋白」、「蛋白質感染因子」…等名稱)。這個發現,打破了長久以來的生物學常識,因為傳染病的病原體,不論是寄生蟲、黴菌、細菌或病毒,基本上都是含有核酸(DNA或RNA)的生命體,prion不但沒有核酸,而且只是一小段蛋白質。研究 kuru而發現 prion的Dr. Daniel Carleton Gajdusek獲得1976年諾貝爾獎,而研究 prion特性的 Dr. Stanley Ben Prusiner也獲得1997年諾貝爾獎。雖然有兩個諾貝爾獎加持,目前還是有人懷疑prion究竟是不是一個真正的病原體,因為它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疑點,例如:沒有核酸的一小段蛋白質,要如何自我複製?若不能自我複製,怎麼可能傳染呢?目前的推論是,在人體與很多動物的腦內都有一種簡稱 PrP(prion protein)的蛋白質,與prion只有鏡像結構上的一點小差異,當 prion進入人體與正常的PrP靠近時,會誘導 PrP變成會致病的 prion。在正常狀況時,人類的 prion基因 (prion gene, PRNP) 會製造正常的prion蛋白 (PrPc),PrPc的功能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可能與抗氧化以及細胞內銅的代謝有關。在得到 vCJD 時,PrPc會在轉譯後 (post-translation) 進行結構上的變化而形成 prion疾病的蛋白- PrPSc,而 PrPSc會形成澱粉體的沉澱物,不會溶於一般蛋白脢。至於 PrPc如何變成 PrPSc 的機轉現在還不清楚,只知道 PrPSc會自我催化這一個過程 (Histol Histopathol 2007; 22: 1149-1159)。研究人類的 vCJD 病人 prion基因 (PRNP) 的單核苷酸多型態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時發現所有的病人在密碼子 (codon) 129的位置都是蛋氨酸/蛋氨酸 (methionine/methionine) 的純合子 (homozygotes)。雖然目前有一些研究要找出其他的致病基因,而且也有初步結果 (Lancet Neurol. 2009 ; 8: 57–66.),而動物實驗也發現如以人傳人之模式,密碼子 (codon) 129上的三種類基因型 (methionine/methionine, valine/valine, methionine/valine)都會被傳染 vCJD (Lancet Neurol 2006; 5: 393–98)。雖然最近的報告發現密碼子 (codon) 127位置上有纈草胺酸 (valine) 時對密碼子 (codon) 129的 met/met合子有保護作用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56-2065.),以目前的資料只能說 PRNP上 codon 129的 met/met合子是 vCJD 高危險群。高加索人中約 37% 是屬於這種基因型態,但在台灣,耕莘醫院對419位漢人研究的結果發現 met/met 純合子的比率竟然高達 97.9% (Eur J Epidemiol. 2007; 22:257-61.)。在有更多的證據出來以前,我們只能推論台灣的漢人是得人類的狂牛症的高危險群。
Prion這種病原體,只是蛋白質粒子,卻能抗高溫高壓、耐化學處理、蛋白質酵素也難以分解,甚至燒成灰了,都還有傳染力。也就是說傳統的消毒方法或血液處理方法是無法殺死prion的,紀錄上也有四例是經輸血而感染vCJD。當初研究kuru的 Dr. Gajdusek,發現將病患組織高溫處理後,仍然能讓猩猩染病的這個事實,震撼了整個科學界,原因即此。另外的特點,prion不會主動傳染給其他生物。基本上,一個疾病不會主動傳染給其他生物,而得病的個體又一定死亡的話,這種病早就應該消失了才對啊。不過這點由kuru的研究就發現是因為吃了染病者的組織 (特別是腦) 引起的。1960年代英國曾經大量的進口骨頭和動物遺體來做肥料或者餵養家畜。差不多一半的骨頭或遺體都是從孟加拉進口的,研究人員指出,因為當地的宗教風俗的關係,當地農民在收集的時候可能混雜有人的遺體和骨頭。牛的BSE 的潛伏期大概是四年,發病的高峰期是四到五年。英國據統計有超過 179,000 頭牛感染而因此一共撲殺了四百四十萬頭牛。根據估計在1989年開始執行比較嚴格的控管之前,應該已經有46萬至48萬2千頭感染BSE的牛已進到人類的食物鏈裡面了。


美國的BSE



美國究竟是不是BSE及vCJD的高危險區呢?如只看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的資料,美國統計上只有在2003, 2004及2006年各有一隻得到BSE的牛,2003那一隻是由加拿大進口的,其他兩隻是在德州與阿拉巴馬州土生土長的,而加拿大則有15隻BSE的牛,除了1993年由英國進口的那一隻外也是加拿大自己的。無論如何,在美國與加拿大都已經有本土的 BSE了,另外看人類的vCJD,不幸的是美國有三例,加拿大有一例。雖然其中有三例可以牽扯到英國,但我們無法否認 prion已經存在北美的食物鏈裡面了。另一個證據是今年九月,研究人員進一步揭開此腦病變在北美鹿及麋中散布特別快的謎底。科學家證明:第一、鹿感染後未發病前,即可將感染蛋白隨排泄物排出污染環境,和狂牛累積感染蛋白於大腦及脊髓中不同。第二、感染蛋白易和土壤中泥土結合,鹿咀嚼草時易感染,故難根絕。




不過目前一些在檯面下的問題也被提出來了,牛基本上是吃植物的 (herbivores),美國本來以為本土的黃豆產量高到足以飼養所有的牛,但實際上養殖的牛隻有部分的飼料是肉類與骨頭 (meat and bone meal, MBM)。最近正好有一本書 (霍華.李曼: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柿子文化) 提到這一個問題,所以BSE的問題基本上是很難由飼料方面來控管。他提到:當一隻牛被屠宰時,它全身大約有一半左右的重量不會進入人類的肚子:包括胃腸、內臟、頭部、四蹄、角,還有骨頭和血。這些人類不吃的部位都被倒入牲畜處理的巨型研磨機中,此外,凡是農場裡發現生病的牛或其它牲畜,下場也是一樣,只不過病畜是整隻一起丟下去。牲畜處理是一個年營業額高達24億美金的產業,每年要處理2,000萬噸重的動物死屍。在美國,動物的屍體不論是被瘟疫蹂躝得多麼面目全非,或是被癌症折磨得多麼不成獸形,還是多麼極盡的腐敗骯髒,牲畜處理業者都會張開雙臂歡迎它們。除了農場牲口外,牲畜處理業者的另一個主要處理對象,就是安樂死的寵物——每年都有600萬到700萬的貓咪和小狗在動物收容所裡結束生命。最後,巨型研磨機裡的成員還要加上被動物防制機構捕捉並安樂死的動物,以及捕狗大隊沿街捕殺的犧牲者。在美國,每年有10萬頭牛在前一晚還好端端的,第二天一大早卻被發現暴斃在牛舍中,這些牛大都被磨成粉末,然後再餵給其他的牛。這其中只要有一隻是狂牛症患畜,就可能傳染給數以千計的其他牛隻。


  1997年8月,BSE疫情逐漸擴散,為了因應民眾日益高昇的惶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佈了一項新法規,明文禁止用「反芻蛋白質」(以反芻動物煉成的蛋白質)來餵養反芻動物,因此,就這道禁令被實際執行的程度來看,我們再也不能把牛變成「同類相食」的動物了!牠們將不用再吃牛、綿羊或山羊的屍體。可是您相信這種管制做得到嗎?另一方面,英國政府自1998年即嚴格規定,要求屠宰場將牛的內臟器官銷毀,然而這一系統並未徹底執行。1995年9月,臨檢193個屠宰場,發現其中92個未依規定處理,動物體上仍有骨髓。類似情形,在美國又如何呢?


開放牛絞肉與內臟的風險


國際衛生組織的報告認為牛肉與牛奶不會傳染狂牛症,大部分的人都會認同,但僅只於整塊的牛肉,碎牛肉如絞肉則是非常的危險的,因為很難確認是哪部份的肉製成,很可能含有骨髓、腦、淋巴腺及內臟。我們先前已知道,prion吃下肚後,是經由血液或淋巴球把它帶到腦神經系統,因此內臟與淋巴腺也是相當危險的器官。何況台灣漢人PRNP基因上 codon 129的 met/met合子佔97.9%,為得到vCJD之高危險群。我國原先規定准以進口的是不帶骨的整塊的牛肉,現在美國政府為什麼會這麼努力的要將牛絞肉及內臟賣來台灣呢?因為美國牛排相對比較貴,在台灣的銷量並不大,但是絞肉與內臟就大不相同了,因為美國人不吃 (剛提過大多被絞成飼料了,但1997年後法令禁止,因此出路有問題。),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銷到台灣,保證大賺。不要以為絞肉是用牛排肉絞的,它大部分是牛排切剩的骨頭旁邊、脖子(淋巴腺最豐富)、臉頰等地方的肉,目前有些縣市政府提出要以發放來源證明的方式來管制,但只要那些大盤、中盤商把美國牛絞肉混進其它的絞肉賣給早餐店、水餃店、餡餅店等等,您再放心的去吃您的漢堡排、牛肉水餃跟餡餅吧。問題還不只如此,有朝一日這些混雜的美國牛絞肉被發現後,又會像三聚氰胺一樣,不曉的有多少店家要因此而倒閉。


馬政府真正是放雞屎的有,生雞蛋的沒,開放美國這些爛肉進口,到底得到甚麼好處呢?真正的協議書只有英文版的,也沒經國會審查,內容應是全面開放,一頭牛能宰出多少東西就可進口多少東西,三十個月以下的牛齡限制也沒了,甚至加拿大牛到美國過一下水也可以進來。民意要翻案國民黨在立法院一直在擋,甚至連薄瑞光來台也對「那個人」說不要動到美國牛肉進口的議定書。檯面上我們只看到一個白癡說感覺中台美的關係空前的好,實際上看到的是Obama對胡錦濤公開說尊重中國主權領土完整。犧牲了這麼多難道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沒人拿到好處嗎?俗話說殺頭的事有人做,賠錢的事可是沒人做的,有甚麼好交換的?軍售不可能,美國人怕兩下子就轉到中國去了。免簽證?那是小老百姓的事,我早有綠卡本來就免簽證。FTA?國民黨心中只有ECFA哪裡知道甚麼叫FTA。最有關的大概是美國幾個月前針對公民與綠卡持有者海外資產的查稅案,時間大概在美國牛肉進口協議簽屬附近就突然銷聲匿跡了,大概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吧。所以,不要以為這是一個無能的政府,它可精得很,它實際上是一個惡毒的政府。台灣人民請睜開雙眼,要想辦法讓您活得比這個政府久才行。